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

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

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

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

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

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

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

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

长泰岩溪镇:党建引领,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重要保障。2021年4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漳州市长泰区岩溪镇始终把党管农村工作原则贯穿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全过程,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夯实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着力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擘画乡村振兴新画卷。

 

珪后村


党建引领

强化乡村治理的“中枢”作用


    “别看白天没什么人,这里晚上可热闹了!现在的人手都忙不过来,我打算再招一些。”

 

岩溪镇珪后村的村民叶阿迪的餐厅刚刚开业一周,火爆的人气是他始料未及的,开业7天,餐厅每天平均要接待20多桌客人。这和他以前在别处开的餐厅比起来,真是天壤之别,这里有什么特殊之处?

 


珪荷园内盛开的油菜花

 

原来,他的餐厅就开在珪后村的珪荷园旁,珪荷园可是珪后村的“网红”地。这片占地90亩的土地,原本是村民自种的田地,几年前,村里将土地流转起来,由村党委牵头,成立长泰弘珪农业专业合作社,统一承包附近村民近100亩的土地,形成村民入股、合作社统一管理的模式,种植的菜籽油、莲子由合作社统一收购、统一出售。

 

此外,珪荷园中还规划了68亩荷花基地、1200米的生态沟渠、800米生态道路等,园中农作物采取轮种的方式,春季种植巨型稻、夏季种植荷花、冬季种植油菜花,村子变美了,经济效益也逐步显现。

 

“一开始,村民们不太理解,村两委带头优先入股,把荷花园做了起来,村民们也慢慢跟着参与进来。”柯朱文是珪后村村民小组组长,也是合作社的管理人员,据他介绍,荷花、油菜花开的时候,这里游人如织,还有很多从厦门、泉州过来的旅游团,日流量可达4000-5000人,如今入股的村民收入增加了三四成。

 

珪后村的变化,是岩溪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的成功案例。岩溪镇始终坚持党委“把方向”、支部“筑堡垒”、党员“当先锋”的基层治理模式,建立书记联席会、乡干部交流会,采取“党委出题+支部答题”“流动观摩+现场取经”等形式,推动问题变议题、议题变课题、课题变项目,形成了“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工作机制,锻造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好共事的乡村治理“主心骨”,不仅得到村民的高度认可,也吸引了不少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岩溪镇。


“五治融合”

打好乡村治理“组合拳”


       岩溪镇湖珠村最近解决了一件困扰许久的烦心事。原来,村里之前划拨的专项资金在前小组组长的账户中保管使用,工作交接后,有部分专项资金由于个人原因被冻结,无法取出。挂钩湖珠村的法律顾问徐家福在走访中了解案情后,通过诉讼手段将冻结账户里的款项取出来,及时还给了村里。

     

湖珠村资金问题的顺利解决,是岩溪镇以法治促进乡村治理的缩影。岩溪镇为每个村配备一位法律顾问,为村里提供专业性的法律援助。

       

为了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效果,岩溪镇除了夯实法治基础,与政治、自治、德治、智治统筹谋划、系统推进,打出“五治一体”善治乡村 “组合拳”。

 

岩溪镇领导现场协调解决宝龙健康小镇项目征迁


       在岩溪镇引进企业总投资100多亿元、37个乡村治理的项目中,总能看到岩溪镇党委班子在一线忙碌的身影。岩溪镇以政治为引领,推动班子成员深入一线,专题研究乡村治理工作,明确乡村治理方向标、施工图和时间表,让乡村治理的“顶层规划”一步步转化为“可施工、可实践”的步骤方案。

 

“垃圾不落地”保洁队伍

    
      针对垃圾治理、污水治理等农村“老大难”问题,岩溪镇践行“百姓受益就会参与、百姓参与就可持续”的乡村自治理念,建立每年每人缴交垃圾费10元、“门前三包”、美丽庭院评选等机制,掀起了一场“比学赶超”的“垃圾不落地”的大比拼,村民自觉维护人居环境的意识得到了提升。充分发挥乡村公共事务的决策主体、参与主体和实施主体作用,建立完善农村党务、政务、村务、财务“四务公开”,强化村委会、老人理事会、妇女组织、农民合作组织等群众自治组织建设,规范乡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等“一约四会”,形成了民事民愁、民事民管、民事民办的基层治理新局面,系列做法在全省、全国推广。

 

石铭村入选福建省第一批文化遗产“千年古村落”


      在推进乡村治理过程中,岩溪镇坚持 “塑形”和“铸魂”双结合、双促进,充分挖掘“忠、义、勇、学、孝、廉”本地优秀传统文化,整修四落大厝、叶文龙故居等古迹,将祠堂、升厝改建成龙津大讲堂、乡情馆,建设初心馆、文化站、农家书屋等一批乡村文化设施,传承孝子贤媳榜、成才榜等优良传统,形成了“盖棺定论”的孝德、“三新点灯”的礼德等德治模式,让乡村治理有文明力量的支撑。珪后村获评中国传统村落、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石铭村入选福建省第一批文化遗产“千年古村落”。

 

升厝改建成的龙津大讲堂


      为了进一步落实省委关于数字乡村建设的战略,岩溪镇将智慧城市的脉络延伸到乡村,运用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社会维稳、疫情防控全过程,创新搭建“云上岩溪”平台,打造吃、住、游、购、娱、产、学、研、政务、监测等“十位一体”智能化治理神器。在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通过该平台自创“线上动态监测”+“线下精准预警”+“隔空喊话提醒”为一体的智能监控系统,着力破解居家医学观察对象擅自外出、镇村干部发现不及时、监管不到位等难题,为居家医学观察对象戴上医学隔离的“紧箍咒”,形成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居家管理服务工作闭环,该做法在学习强国、新福建、《八闽快讯》等媒体予以刊发。

 

“云上岩溪” 智能化治理平台

富民兴村

构筑乡村治理的“四梁八柱”体系


      岩溪镇创新构筑乡村治理的“四梁八柱”体系,推动富民兴村建设。

 

岩溪镇新一届村(社区)两委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


      “四梁”指的是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促进乡村治理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

 

康涛副省长带领全省农村建设品质提升现场会与会人员调研岩溪镇“八不法”

 
      机制活。坚持让标准成为习惯、让习惯符合标准,“户分类、村收集、镇中转、区处理”农村垃圾治理模式于2021年8月在全国推广;农村建设品质提升“八不”法成为2021年9月全省现场会参观点;“小事拉家常、难事大家谈、大事法律扛”农村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径刊发在中国经济信息社《政务智库报告》,并得到了副省长、公安厅厅长黄海昆的批示肯定;“政治、自治、德治、法治、智治”“五治一体”乡村善治做法深受各级各部门广泛关注。

     

产业优。立足岩溪镇产业基础和特点,按照“一产稳、二产进、三产优”的思路,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文则文、宜旅则旅,强化招商引资、项目运作、村社联建等模式,发展好种、好看、好玩、好卖、好赚“五好”新业态,打造产值10亿元禽类、20亿元建材、100亿元康养等三大主导产业,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百姓富。坚持“百姓关健小事就是党委头等大事”的执政理念,在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上做文章,积极培育富民产业和特色农业,促进镇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不断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提高群众致富能力,让百姓的日子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2021年,全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87元,同比增长11.2%。

     

生态美。持续推进生态建设,以“建、改、拆、收”综合治理农村污水,以硬化、绿化、亮化、美化、文化“五化”提升村容村貌,探索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三生平衡”模式,上蔡村入选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高濑村获评全国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示范村,珪后村成为全国美丽乡村环境整治示范村。

 

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平衡”,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治理“八柱”体系就是岩溪镇在推进农村建设品质提升过程中,探索形成的“八不法”,即:“产业不落下、房子不过时、配套不落后、垃圾不落地、污水不横流、办事不麻烦、乡风不落伍、监管不缺失”。产业“不落下”就是下大气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产业特色化、主体法人化、营销品牌化、发展绿色化、服务社会化,先后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家、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16家。房子“不过时”就是注重从村庄规划、旧村改造、建房审批、裸房整治、乡愁保护等方面入手,促进传统魂、现代骨、自然衣的乡容村貌有机融合,累计完成裸房整治733幢,今年底可实现全镇“无裸房”。配套“不落后”就是加快补齐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民生事业短板,持续增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垃圾“不落地”就是持续推进“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农村垃圾治理模式,建立“有钱办事、有人管事、有章理事”长效工作机制,全镇农村垃圾收集率98%以上、处理率100%。污水“不横流”就是采取建、改、拆、收、转等综合治污举措,解决“表象在河里,问题在岸上,根源在产业”面源污染问题,先后建成污水管网89.7公里、农村人工湿地41处,配套公厕87座,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覆盖率100%。办事“不麻烦”就是统筹线上线下资源,创新“网格化+云平台”乡村治理模式,打通“有问题没发现、有发现没期限、有期限没兑现”等乡村治理“最后一厘米”。乡风“不落伍”就是传承好遗风与弘扬好新风有机结合,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保持向上向善社会风气。监管“不缺失”就是成立纪委等部门人员组成的监管队伍,加大对乡村惠农政策落实、“三农”资金使用等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整治乡村两级干部庸、懒、散和吃拿卡要等行为,用好干部实绩考核“指挥棒”。

 

省级非遗“三公下水操”民俗活动


      “四梁八柱”是既做好乡村治理硬基础配套,更注重软环境提升,统筹兼顾、软硬兼施,实现由部分美到整体美的提升,努力到达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目标,奋力在希望的田野上走出一条富有岩溪特色的乡村治理现代化之路。


(来源:《海峡乡村》杂志社)

 


 

黄丽坤:省乡村振兴研究会会员、漳州市长泰区岩溪镇党委书记

创建时间:2022-04-24 09:04
首页    特别关注    会员动态    长泰岩溪镇:党建引领,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浏览量:0
导航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