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之福润乡村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一号文件,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重点工作任务进行了部署。新春伊始,记者踏进田间地头,用笔和镜头记录一幕幕繁忙而喜悦的劳动景象,与农民朋友们一起展望和期待又一个丰收季,共同见证乡村的蓬勃活力和新希望。
撒下春耕第一把种子
庄家宝蔬菜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正在培土备耕。蔡立锽 摄
正月初六,上午9点,记者走进厦门翔安区庄家宝蔬菜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棚,农户正在忙着收割,一茬茬绿油油的油菜新鲜出土,带着泥土的芬芳,整齐地被码进白色大筐,再送到不远处的蔬菜车间。
在蔬菜车间,记者看到,10多名员工正在给刚送来的新鲜时蔬去头、分拣、包装。成品的净菜将直供给各大超市。
翔安区庄家宝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防说,春节期间,合作社100多名社员加班加点,确保节日期间“菜篮子”工程供应。
走进庄家宝另外几个蔬菜大棚,新型拖拉机正在田地上往来耕作。不远处的田垄上,不少农户已经开始播种早春的一二十个品种,包括小白菜、苦瓜等等。
郭防说,给土壤施的是菜叶发酵后植物型微生物有机肥。这种肥料带有乳酸菌、光合菌、酵母菌等七八个菌种,可以抑制病虫害、破坏虫卵生长。肥料均匀注入土壤后,备耕的土地空置一周,等待土耕肥充分混合平衡,就可以播种了。
在蔬菜大棚边上的露天地里,成丘的田埂上,几十亩地瓜母株长势喜人。郭防介绍,这种新品种的地瓜营养价值更高、口感更好,出品的地瓜零售价格可以达到8元/斤,很受农户欢迎,今年开始扩大种植面积,有望迎来一个好收成。
“和北方的很多蔬菜基地只能供应一季不同的是,庄家宝蔬菜专业合作社拥有蔬菜大棚和露天田地等设施,种植面积达300多亩,加上合作的其他基地四五百亩,可以一年四季源源不断地供应各种节令时蔬。”郭防说。
作为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食材供应商之一,庄家宝蔬菜专业合作社种植的绿色无公害有机蔬菜早已远近闻名,其多年运营的“五珍”品牌更入选了福建省著名商标,年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
去年8月,由郭防发明的一种多功能地草膜及其制备方法已经拿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准备投用。这种新型的农业设备投用后,不仅可以节省人工成本、不用打除草剂及节省施有机肥,还可以给土壤降温,可以省水50%。投用后,有望进一步压缩农业成本,造福农民。
“挑”出一个红火年
正月初三,各地还沉浸在喜庆氛围之中,位于清流县嵩溪镇青山村的清流县嵩溪建生豆腐皮厂,却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推门进入操作间,只见李建生和妻子郑冬香正守在一口口浆锅旁,神情专注。
“嘿!来啦,几位稍等我一下。”看到有人来访,李建生抬头打了个招呼,又继续忙着手中的活计:面前的浆锅里正在熬皮,待锅面形成薄膜后,他迅速将豆腐皮挑起,旋转成扁条形,挂在竹竿上,静待下一片薄膜的形成……这一连串动作,他每天要重复无数次。
“不好意思,锅里的豆腐皮要及时挑起来,才能保证品质。”忙活了半个多小时,这一锅豆皮总算处理完成,李建生也终于站起身,面带歉意地向记者解释道。
今年春节,李建生一家没有走亲访友,而是早早重启作坊,抢抓时机开始生产,为新一年的好收成做准备。“年前我们就收到了很多订单,不能让客户等得太久。”他满脸笑意。
小小一张豆腐皮,制作起来却需要10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很关键,做好一批要花费数小时。”说起豆腐皮生产,李建生打开了话匣子,“每一个步骤都不能马虎,才能保证豆腐皮的质量。”
曾经,李建生的家庭条件十分艰苦:祖父年迈体弱,父亲瘫痪在床,一对儿女尚小,一家人的生计全压在他一个人的肩上。2016年,李建生家被列入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一筹莫展之际,2016年底,清流嵩溪镇豆腐皮产业合作社党支部将李建生列入帮扶对象,吸收他进入合作社,并给他申请了10万元的产业扶持资金。
“合作社提供资金、统一的设备、生产技术规范等,我们只要安心生产,销售也不用担心,合作社会按等级收购。”李建生告诉记者。2018年,他的豆腐皮作坊收入10万余元,他本人也于2021年获得福建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如今,李建生一家人从老房子搬进了四层小楼,每年的收入也更加稳定,生活焕然一新。
近年来,清流县综合利用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和市场需求,构建起“合作社+农户+基地+营销”体系,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不断推动豆腐皮产业快速发展。目前,清流县嵩溪爱珍豆腐皮专业合作社已覆盖全县13个乡镇。豆腐皮产值从2009年的200万元发展到2023年的超2亿元。
爱珍豆腐皮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兰爱珍直言,制作出消费者认可、销路广阔的产品,对于每一位合作社社员而言,就是最好的新春礼物。“新的一年,靠社员们勤劳的双手,要让更多人品尝到纯天然绿色食品,‘挑’出一个红火幸福年。”
打开手机“种”水果
15日上午,在仙游县溪口玉水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人庄慕玉像往常一样,进入果园,轻轻一点手机,果园内的节水灌溉系统就启动了,埋在地下的管子便能直接浇灌植物的根系。
果园内,阳光照射在枝叶上,青翠欲滴。正是施春肥的关键期,为何偌大的果园却看不到一个管理人员的身影?庄慕玉解答了记者的疑惑——如今,依靠农业物联网云平台,管理人员可以实时监测果园内水果的长势,掌握温度、湿度、光照、土壤pH值等情况。在办公室,整个果园所有果树湿度都显示在电脑屏幕上。“通过环境监测,各项数据我们能时刻知晓。”庄慕玉说。
占地310亩的溪口玉水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文旦柚,每块地都安装了物联网设备。“以前灌溉一次要耗费8个小时,还需要管理人员在现场一遍遍操作,如今设备是政府免费给安的,管理人员不用再频繁地进行人工巡查,通过手机就能随时了解树木长势。”
庄慕玉介绍,支持农业经营主体集成应用物联网硬件、无线通信、自动控制、数据采集分析等技术,是莆田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的一项,莆田市对获评省级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的农业经营主体,单个项目补助30万元。
除了文旦柚,庄慕玉的果园内还种有芦柑、橘柚等。他说,不同水果的采摘季节不一致,多种些品种,保证一年都可以流转,提高土地利用率。去年,文旦柚产量同比增长30%,效益达100万元。谈到新年愿景,他还想探索文旦柚的品种优化和产品创新,提高果园质量。
“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新技术的应用,让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莆田市委农办副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建伟介绍,围绕新春“开门红”“开门稳”,莆田市农业农村局对农业经营主体种植秋冬种粮食、开展撂荒地复垦、物联网应用给予政策性补助,一季度预计下达补助资金450万元,提高农业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悦享丰收
村民正在大棚里采收黄瓜。郑文典 摄
眼下正是大棚蔬菜收获的好时节,在漳州芗城区天宝镇田寮村设施农业大棚内,清脆鲜嫩的黄瓜挂满枝蔓。暖洋洋的大棚里,弥漫着泥土和蔬菜的馨香。
“抓紧采摘,这边还有。”16日一大早,田寮村村民戴玉芬夫妇就来到蔬菜大棚里采收黄瓜,忙得不亦乐乎。
田寮村地处芗城区与南靖县交界处,距漳州市区16公里。由于天宝是著名的“蕉乡”,当地许多村以种植香蕉为主,田寮村也不例外。不过,这几年来已慢慢进行产业转型,往设施农业大棚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村。
戴玉芬以前也种过香蕉,这几年,看到许多村民都改种蔬菜而且效益不错,于是就利用几亩田搭起大棚种起了蔬菜,每年可收入10多万元,小日子过得很舒心。
“一大早到现在,差不多采收500多斤。”戴玉芬说,目前采收的黄瓜是去年11月种植的,上个月开始成熟采收,差不多两天可采收一次,共可采收两个多月。
在毗邻的另一个蔬菜大棚里,戴海川夫妻已将采收好的几筐黄瓜抬出来,搬上三轮车绑紧后载到村里的一家蔬菜收购点。收购点的老板戴茂山正忙着卸筐、过磅、记录等。
“这几天主要收黄瓜、红椒等。”戴茂山说。
据介绍,目前田寮村全村共有20个蔬菜收购点,每天可收购两三万斤的蔬菜,输往漳州及周边地方。
“这一带地处九龙江西溪平原,土地平整肥沃,适合种植各类叶菜,此外也兼种黄瓜、苦瓜等。”田寮村党支部书记戴万金说,冬季一般种植一季黄瓜、红椒,到4月份黄瓜或红椒收成结束后,就全部种植空心菜。空心菜一般20天左右就可种一季,到11月份时,最多可种植七八季。
这是芗城区设施农业大棚种植蔬菜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这几年来,当地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1.57万亩,其中空心菜日产1.5万公斤,占漳州市区70%的市场份额。目前,当地按照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和精细化管理要求,完成埔里村1600亩、过塘村570亩、田寮村1420亩及万怡农业350亩等高标准农田建设,在项目区基本形成“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稳定高产良田。
兰香醉客
游客在观赏蝴蝶兰。
春节假期,龙岩永定区蝴蝶兰小镇的蝴蝶兰吸引了不少游客纷至沓来。游客们穿梭在兰花丛中,或驻足欣赏,或拍照留念,尽情享受这片兰花海。据统计,小镇的蝴蝶兰基地每天接待游客超过2000人次。
永定区龙潭镇,原本是矿区乡镇,这几年成功转型发展蝴蝶兰产业,目前已种植3万多平方米温室的蝴蝶兰。
“这里的蝴蝶兰真是太美了!”来自龙岩市区的游客张先生兴奋地说,“我特意趁着春节假期带孩子来观赏。”
大棚内,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蝴蝶兰绚烂绽放,不少游客带着家人精心挑选心仪的花色。
“在我的印象里,蝴蝶兰只有粉红色,没想到基地里的蝴蝶兰五颜六色,而且开得正旺,所以买几盆回去装点房子,象征新的一年生活多姿多彩吧。”游客苏女士一口气买了3盆不同颜色的蝴蝶兰。
“基地有100多个品种的蝴蝶兰,都是通过组培技术培育出来的。这些花1株可以卖几百元钱,最高能卖1000多元。”蝴蝶兰基地的业主严鸿说,除了线下游客会购买,基地的销售以线上销售为主,5000棵鲜切花挂到网上,只要几分钟就被抢购一空。
蝴蝶兰的美丽不仅吸引了游客,更带动不少当地的群众就业和致富。目前,龙潭镇从事蝴蝶兰种植的群众超过2000人,产值超过1亿元。
“我们村家家户户都种蝴蝶兰,日子越过越红火!”当地村民严金龙自豪地说,“蝴蝶兰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我们也更有干劲了!”
抢“鲜”出菇
菇农在采摘食用菌。
16日,位于罗源县起步镇的创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菇棚里,菇农在采摘食用菌。作为“中国秀珍菇之乡”,起步镇去年秀珍菇液体菌种项目的试生产取得突破,推广试种了100多万包。借助这一技术,秀珍菇的种植实现周年生产,产量高、品质好。为了保证今年春节期间菌菇的正常供应,起步镇发挥工厂化的生产优势,通过控温、控湿、光照来人为控制出菇时间,增加生产周期更短的小平菇品种等方式,实现错峰上市,使经济效益最大化。
(来源_福建日报)
-
福建省省长赵龙到我会调研指导工作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月18日,省长赵龙带领省直相关部门负责人来到省乡村振兴研究会调研,指导工作。2022-02-21
-
我会等主办的第二届乡村振兴鼓岭论坛在福州举行
11月21日上午,由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乡村振兴鼓岭论坛在福州举行。来自北京和福建各地从事乡村振兴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相关部门以及乡村振兴的一线带头人齐聚榕城,围绕如何拓展“大食物观”实践路径,推进“大食物观”在福建的实践等内容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2024-11-21
-
福建省乡村振兴贷政策解答
2024-11-21
-
图解《福建省乡村振兴贷实施办法》
2024-11-20